美方对台积电施加压力,步步紧逼。据日媒《日经亚洲》报道,为避免激怒美方,台积电决定在其最先进的2纳米芯片生产线中全面停用中国大陆生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以规避美国可能出台的限制措施,确保生产不受干扰。
台积电2纳米芯片生产线计划于今年启动量产,首批生产将在中国台湾的新竹市展开,后续将延伸至高雄市。同时,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设的第三座工厂也在推进中,未来将承担此类尖端芯片的生产任务。从这一系列核心产线开始,大陆产设备将彻底被剥离出制造环节。
在早期的先进芯片生产线中,台积电曾使用过中微半导体的刻蚀设备,以及原美国企业Mattson Technology的设备,后者于2016年被北京屹唐半导体收购。大约一年前,台积电就计划在3纳米生产线中替换中国大陆设备,准备将这种尖端芯片的产能转移至亚利桑那州的工厂,以规避美国的监管不确定性。
考虑到更换合格设备供应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并且存在影响良率与生产质量的风险,台积电决定从刚刚准备量产的更先进2纳米制程开始,逐步剥离中方设备。知情人士表示,美国一项潜在法规成为左右台积电决策的关键因素,该法规拟禁止接受美国资金或财政支持的芯片制造商使用中国大陆产制造设备。
这项法规源自美国民主党籍参议员马克·凯利主导的一项两党两院法案《芯片设备法案》,试图禁止依据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获得联邦补贴和税收抵免的企业从所谓“受关注外国实体”采购设备。业内高管普遍认为,所谓“受关注外国实体”指向中国大陆的设备供应商。
知情人士透露,台积电还正在全面排查其使用的所有芯片制造材料与化学品,计划在其台湾和美国业务中减少对中国大陆供应链的使用。与此同时,为契合中方政策导向,台积电计划与中国大陆本土供应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以配合其在华生产运营。
台积电方面拒绝就各制程节点使用的具体设备予以置评,但强调其全球采购策略聚焦于强化风险管控系统,通过与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持续开发多源供应解决方案,实现全球供应商体系的多元化。
《日经亚洲》指出,台积电此举表明,“本土制造”浪潮不仅覆盖芯片生产环节,更延伸至整个芯片供应链。梅根·哈里斯在接受采访时鼓噪称,美国必须采取措施阻止中国设备制造商进入全球市场。她认为某些中国设备已接近具备竞争力的水准,这项风险比美国所认知的更为迫切。
对于美方企图在全球范围禁用中企半导体的做法,我外交部表示,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和“长臂管辖”,无端对中国芯片产品和人工智能产业进行恶意封锁和打压,严重违反市场规则,严重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中方对此坚决反对,绝不接受。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保护主义和单边霸凌错误行径,停止对中国科技企业和人工智能产业的无底线打压。中方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发展权利和中国企业正当权益。
有台媒分析称,在美国对华技术封堵政策持续升级之际,2纳米制程作为对标美国英特尔和韩国三星的战略产品,台积电试图确保其设备投资与技术蓝图完全符合美国要求。但此举或将加速中国大陆本土设备商的自主研发进程,长期而言可能重塑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格局。
台媒指出,中国大陆的半导体设备在部分制程已达国际水平,但先进制程关键技术及生产设备仍依赖美国、日本与欧洲供应商。《日经亚洲》提到,中国头部芯片制造商正不断提高本土设备的使用率。除了荷兰阿斯麦仍主导的光刻设备领域,中方尚未研发出可行的替代方案,但在其他设备领域,中国企业已在本土解决方案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中国半导体设备制造龙头北方华创已跻身全球第六大设备厂商。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声称,将对半导体等进口商品征收100%关税,并称台积电将在美投资300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建立全世界最大晶圆厂。台积电董事长兼总裁魏哲家表示,该公司正加速推进亚利桑那州工厂的建设。扩建完成后,美国将占台积电约30%的最尖端(2纳米及以上)芯片生产。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此前台积电被迫宣布在美加码投资1000亿美元时,已使岛内业界恐慌、民怨沸腾。此次3000亿美元投资一旦落地,势必对台湾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台湾经济的发展动能和自主性将被进一步削弱。民进党当局在关税谈判上“未谈先跪”,对民众一骗再骗;在产业上对美国予取予求,主动奉送台积电,任其榨干台湾优势产业价值,充分说明民进党当局根本无心也无力维护台湾经济发展和民众福祉。
展博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